# 高级报表
相比于自定义报表,用户可以在【高级报表】中创建更复杂的报表,以进一步满足数据统计的需要
【高级报表】的主页面和【自定义报表】基本相同,此处不再赘述。下面主要介绍高级报表编辑界面和预览界面的有关功能点
# I. 编辑界面
高级报表一共支持 7 种图表类型:指标卡、列表、折线图、柱状图、堆叠柱状图、饼图、排序图。
编辑界面右侧的属性编辑区设置了以下参数
数据表:可根据需要创建历史数据、历史报警、设备信息、用户信息、实时报警等类型的报表
维度:相当于表格的标题列,支持多选;如果多选,则会按照维度选择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
对比:相当于表格的行,同样也支持多选,多选结果和“维度”类似
聚合:仅适用于除历史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表,类似于自定义报表中的“数值”(相当于表格的数据内容,根据所选字段和计数类型“计数或去重计数”统计得到)
逆置数据:如果选择的图表类型支持逆置数据,勾选后报表数据将会逆序展示
排序:仅排序图支持,可以选择按升序或降序对报表数据进行处理展示
Top N:仅排序图支持,选择后将基于“排序”中设置的选项,将排序结果靠前的部分数据筛选出来,并在报表中处理展示
添加过滤条件:可以额外添加条件,以限制查询并获得更进一步的数据(与自定义报表中的“过滤条件”一致)
# II. 历史数据高级报表
基于历史数据创建的高级报表和自定义报表有很大不同,创建时需要多注意
1、数据源
要显示历史数据高级报表中的数据内容,需要借助数据源。可以这么认为,数据源是对设备的原始历史数据进行一次聚合后得到的数据
报表历史数据源需要在【数据分析】>【报表数据】中进行添加,然后在虚拟设备属性配置中与真实设备历史数据通道绑定,最后才能在高级报表中使用
有关报表历史数据源的详细设置,请点击这里查看
注意
指标卡、饼图和排序图在创建时只能选择一个数据源
2、二次聚合
设备配置历史数据通道后,会按照既定的配置规则采集、发布历史数据。对历史数据通道和报表数据源配置进行绑定,获取到的报表数据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,使用数据源配置中的聚合类型进行聚合后得到的。这是一次聚合。
若同一报表数据源配置关联有多个设备的历史数据通道,且都有报表数据产生,则可以在这些一次聚合数据的基础上对这些数据进行再聚合,此即为二次聚合。
也就是说,二次聚合是基于设备,对数据源记录的数据进行的再聚合。
此处举一例说明:如下图所示,我们创建了测试 0001、测试 0002、测试 0003 三个数据源,并将数据源与两个设备的历史数据通道进行绑定。
选择报表维度为“设备名称”,不设置二次聚合,我们得到了图中的结果。
然后我们取消维度,设置二次聚合类型为“求和”,再次刷新报表,可以发现表格数据发生了变化,其中的数据即为基于设备进行再聚合(也就是二次聚合)的结果。
注意
使用二次聚合前,请确保被聚合的数据所对应的设备具有某种共同特性,聚合后维度将只保留该共同特性(如果共同特性为“都是设备”,则聚合后可能没有维度)。
二次聚合的设备比率
展示该筛选项的设备所占的比率(仅支持指标卡和列表形式的报表)
3、时间
按时间(所有、年、月、周、天、小时、分钟、自定义)进行分组聚合,查看不同时间段下的统计结果
自定义选项
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定义时间聚合方式(自定义时必须添加时间过滤)
- 一次聚合类型(不使用、计数、去重计数、平均值、求和、最大值、最小值、首值、尾值、差值),配置数据的聚合方式
- 显示时间(所有、年、月、周、天、小时、分钟),配置显示的时间类型
- 聚合时间类型,配置实际聚合的时间范围
- 时间
- 聚合时间值,聚合时间单位(分钟、小时、天)
- 时间偏移
- 时间偏移值、时间偏移单位(分钟、小时、天)
- 时间
- 填充类型(不填充、填 0、填 null、任意数值),表格无数据时的填充值
如下图所示,以分钟时间形式显示,按每 2 小时 偏移 20 分钟进行聚合
# III. 高级报表导出
我们依旧可以选择“预览”查看报表,但只有列表类型的数据表可以导出为 PDF 文件。导出时可以选择 PDF 的版式。